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2371000494506289N/2023-00536 内容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威海四中 公开日期: 2023-01-12

威海市第四中学2022年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威海四中
时间: 2023-01-12 13:59
点击次数:

2022年,威海四中在市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担当、实干笃行、锐意进取,筑牢疫情防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办学影响力,学校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学校印发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6次。每季度督查1次支部党员发展管理、党内活动记录等情况,严格落实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确定第三党支部为四星级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利用好每月一次的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教职工理论学习的教育载体,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见效。组织“红动齐鲁·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共提交4个优秀红色故事;制作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和党课各一个,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凝聚力。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学校加大骨干党员和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优化调整内设机构,今年共选拔5名中层干部,发展3名党员,7名预备党员转正。通过教师节表扬大会、教师荣誉墙、微信公众号等活动途径,宣传优秀党员典型事迹,激励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建立常态化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共建单位嘉和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40余名党员自发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岗位特点,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组织59名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107名教师参与完成对1131名学生家庭走访工作,密切党员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暑期班主任团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德育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是做好线上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学校制定《威海市第四中学线上教学应急预案》,成立备课组业务尖子任主讲,其余成员录微课的精品课程推送协作体,立足高考和网课实际,精研考点、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发挥业务尖子的讲课优势,高效点拨、规范授课,提高网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微视点拨全覆盖,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微视频库,方便学生自查自纠,提高作业落实的实效性。累计推送线上精品课程807节,网络教学视频源1200余例,文档资源807例。通过网络学科教研会、网络集体备课等线上教研形式,研究新高考、安排教学进度、讨论教学重难点、精选课程资源、研究评价手段等等,为网络教学提供教研保障。累计召开线上主题教研活动3次,网络学科教研会议27次,网络集体备课99次。

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围绕不同主题分四期开展达标课,分管校长及级部主任参与听评课,教师集中研讨,贯彻课改理念,助力课改有效落地。邀请来我校交流轮岗的威海二中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互动研讨为手段进行经验分享,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聚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通过树标课、达标课展示和青年教师赛课等课堂教学观摩,完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室张贴白板,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在体育班先行先试,并以此为突破口,为学生量身定制课堂。注重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提升教学品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通过课堂教学变革,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规范答题课堂教学核心任务。根据学情,精准匹配“低慢小精”的习题作业,以作业本批改和规范性评比为抓手,培养学生工整书写、步骤严谨的答题习惯。2022年高考过本科线总计473人,夏季高考本科升学率为80.98%。

五是靶向施策助推师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平台+本地特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机制,加强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情况应用的管理和督导,有效引导教师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应用情况,促进渠道互补、资源共享。根据教师对论文写作的需求,开展“教研论文撰写与投稿”主题交流会,由刘强副校长分享论文撰写与投稿经验。坚持校本教研,积极引领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进行提炼、表达和分享。依托青年教师“四个一”工程,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教育叙事、读书分享等活动,23名青年教师累计进行经验分享34次,先后在《威海教育》、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篇。本学年邀请高考学科教研员9人,120余名一线教师参与活动;跨校教研培训6次,累计357人次参与在线观摩学习。在2022年市直一师一优课的评比中,我校推荐的38例参评资源中,市直一等奖8例,市直二等奖12例,市直三等奖18例。

六是构建多元育人体系,赋能学生成长。学校面向英语偏科的学生开设日、俄语小语种班,从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好保障。2022年日、俄语高考都取得了理想成绩。学校组建艺体部,针对高二高三两个年级基础较差的小科类学生单独设置课程、强化管理,针对高考双过线率低的科类提前增加专业课训练课时,以提升小科类本科上线率。学校抓住教育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打造职教高地契机,与临港中职开展职普融通工作,作为首批转职教高考的26名学生,有23人达到本科线,本科升学率为88.46%,其中5人被公办高校录取。

七是红色教育领航,提升德育实效性。学校立足思政大课堂,围绕“听党话、跟党走”的主题,整合威海的红色资源。举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通过表彰“线上学习标兵”、主题演讲、观看微电影“笃定”活动,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中国主义青年团百年奋斗史。举行“喜迎二十大,启航新未来”、“观看十二大开幕式”、“学习贯彻二十大,筑梦携手向未来”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征文大赛、主题“书画”大赛、毛泽东像章博物馆党性培训学习等,带领学生回首党的伟大历程,感受祖国的蓬勃发展。

八是幸福文化滋养,浸润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深度挖掘幸福文化,围绕“有担当、会学习、善运动、爱生活”的育人目标,通过多措并举的形式来实现文化育人。利用幸福档案制度,凝聚榜样力量弘扬道德魅力。通过“我和我的老师”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撰写与恩师之间的点滴,讲好四中故事形成德育传承。通过开展学习笔记展评、试卷书写展评、知史爱国手抄报展评等活动,发挥学生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宣传栏,开展“五育之星”“卓越之星”“励志之星”等优秀学子评选,旗帜鲜明树立典型弘扬正能量,发挥榜样在身边的模范表率作用。2022年,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3月份,学校团委被评为“威海市红旗团委”;5月份,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8月份,学校被评为“威海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九是加强体育学科基地建设,凸显学校办学优势。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威海四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三年建设方案》,在“内部建设,外部联合”的方针指导下,目前已经完成了棒垒球训练场、乒乓球馆等体育设施设备的改造完善,有效的保障了体育教学与训练需求。学校制定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满足普通生体质提升需求和体育生特色发展需求,立足特色课程创新教育理念,在推动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同时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开发棒垒球、足球等特色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22年高考中,普通体育高考、体育单招共计16人双过线;在各类比赛中更是成绩突出,学校棒球、垒球队代表威海市在第二十五届省运会中双双获得冠军,健美操队获得威海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高职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啦啦操比赛校园示范花球和示范街舞第一名。9月份,学校的威海市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验收合格;12月份,威海四中被评为“威海市参加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先进单位”。

十是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从严抓好健康管理。学校健全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的信息报备机制,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坚决执行疫情报告、师生员工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复课证明查验、公共场所通风消毒、环境卫生清洁、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等相关工作要求。研究完善了各类疫情防控制度和处置流程图30多项,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科学指导全体师生员工防控、阻击疫情,保障校园环境安全、平稳、有序。

十一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师生幸福指数。学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细化管理措施,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进行了教学楼直饮水机改造、办公室电热板改造等工程;对教职工宿舍进行整修,对电梯、操场草皮、灭火器进行了更换维修;重新铺设网线,架设可网管交换机,改善办公室无线网络。学校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推进绿色校园、数字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增强师生凝聚力。学校加强食堂、物业、安保等社会服务企业工作指导和日常管理,持续给师生员工提供更为安全、优质、舒适的后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