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索引号: 12371000MB28411296/2022-01355 内容分类: 教研信息
发布机构: 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 公开日期: 2022-09-28

威海实验高中教研成果

文章来源: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
时间: 2022-09-28 10:18
点击次数:

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秉承“养正融新”的办学理念,以建立和完善“纵向衔接 横向融通”的协同育人模式作为抓手,构建五育融合的体验式教育体系,支撑课程管理和学生素养评价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

1.五育融合,完善全面育人的课程体系。

学校借助高校力量,经过修订完善了正心、格致、博雅、毓美、行知五大课程体系,各个课程按内容广度与难度分为基础、拓展和攀登三个部分。本学年,学校开放近80门校本课程;成立近40个学生社团,初步形成了“基础固本、拓展增效、攀登培优”的建设思路。2021年,学校获评山东省“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案、。

2.纵向衔接,横向融通,构建立体协同育人模式。

(1)纵向衔接,探索初中—高中—高校协同育人

学校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启动“小卫星基地班”,开展课程、科研及社团共建等活动;与山东大学(威海)签订协同育人协议;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虚拟实验室,开展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初步形成了高中与高校“需求驱动-联合开发-双向指导”的协同育人特色。与实验中学等12所初中学校签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开设公益课堂,初步建立初高中“资源共享-层级过渡-联合培养”的一体化育人模式。  

(2)横向融通,优化社会资源,探索创新素养培育新路径。

目前学校与航天十二院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拔尖人才培养及特色课程建设。与华菱光电合作,建设校园水培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探究。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合作,建设校园展厅,开设“水下考古”“口述历史”等课程。此外,威海市首个中小学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学校落成,助力学生开展法律实践、职业体验。

2021年,学校获得市教育局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一等奖。被授予山东省第三批省级研学基地、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成为山东省首届校长十人论坛成员校。

3.强科培优,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以物理、信息技术为特色领航,其他学科逐渐跟进、长效发展的学科发展态势。

物理教师团队围绕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依托钱学森(威海)航天科技馆,开发并实施了7门体验式校本课程,形成了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2021年,所提交的成果获得威海市普通高中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校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

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基于数字化平台,建构了高中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所提交的成果获得威海市普通高中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年度,学生获得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NOI2022冬令营金牌;打入第46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金牌区;在全国首届ICPC青少年程序设计比赛中获得1金3银。在信息学奥赛山东省赛中获10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山东赛区“金牌学校”称号。

4.校本教研,打造了“三新”框架下的教师梯度发展平台。

学校重点打造了“励新”“融新”“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满足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成长的需要。2021年,学校近40名教师获得最美教师、教学能手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3位教师获得市直优质课一等奖,其中五个学科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获得各类教学资源奖项100多人次。2021年,学校被授予山东省第二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